最新消息:

投票啦!这些优秀的读后感,你pick哪一篇?

微信阅读量 weixin 85浏览 0评论


悦读·分享

江北法院优秀读后感评选

书一页页读,日子一天天走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

江北法院举办了“悦读·分享”荐书活动

活动中,每一名干警

都收获了一本好书

在这段尽情畅读的时光中

他们深刻感受到文学、文化

科学中的人类璀璨文明

接下来,就与小编一起

欣赏干警们的阅读体会

并为您心中的优秀读后感

投上宝贵一票!





曹晓燕-刑庭

《置身事内》读后感

复旦大学兰小欢副教授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这本书,讲的是有关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事,但是作者的视角很独特,他从政府和政策的角度来谈我国的经济改革,令人耳目一新。


诚如作者所言,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不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必须深入了解这一政治经济肌体如何运作,才可能对其进行判断,要避免把舶来的理论化成先入为主的判断—-看到现实和理论不符,便直斥现实之非,把要了解的现象变成了讥讽的对象。


我国的这种“混合经济”体系,不是主流经济学教课书中所说的政府和市场的简单分工模式,即政府负责提供公共物品、市场主导其它资源配置;也不是简单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而是政府及其各类附属机构(国企、事业单位、大银行等)深度参与大多数生产和分配环节的模式,在我国,想脱离政府来了解经济,是不可能的。


作者认为,不脱离政府谈经济,是理解中国经济的基本出发点。实事求是了解现状,才能依托现实提炼理论,避免用理论曲解现实,也才能真正思考政府在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权利扩大,“属地管理”和“地方竞争”就成为了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基本模式。而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关键一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评价地方主官,并将这种评价纳入升迁考核。这种“官场 + 市场”的竞争体系,作者也指出了这种模式的优缺点。


一句话,看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懂中国,看清当下。


比如,作者在这本书中指出,中国制造业崛起对美国的技术冲击和挑战实实在在,这是中美贸易冲突和美国技术遏制可能会长期化的根本原因。


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又过了10年,2019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美国。而按照我们目前的科学论文增长率,2025年左右中国可能超过美国。


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内部失衡必然伴随着外部失衡。我国消费占比过低,国内无法完全消纳所有产出,剩余必须对外出口,这也意味着必然有其它国家的进口常年大于出口,其中主要是美国。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从宏观角度看,对外贸易失衡是内部结构失衡的延续。过去的模式无法持续,为此,2020年,我国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发展战略上的转型,这一战略转型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


要提高居民收入,就要继续推进城市化,让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聚。解决就业和提高收入必须依靠服务业的大发展,而这只能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


要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就要把更多资源从政府和企业手中转移出来,分配给居民。改革的关键首先要转变地方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遏制其投资冲动,降低其生产性支出,加大民生支出。


要提高居民收入,就要扩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发展各种直接融资渠道,让更多人有机会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这涉及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但融资和投资是一体两面,如果投资决策的主体不变,依然以地方政府和国企为主导,那融资体系也必然向它们集中,难以实质性推进有更广泛主体参与的直接融资体系。


作者指出,未来,只有推进各类要素的市场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真正转变政府角色,从生产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才能实现国内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推动我国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现在我们处于最好的时代,立在最好的国度,只有认清现实、把握现实,仔细从中发现布局投资的机会,才能不负时代!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陈花-民三庭

《品人录》读后感

历史更替离不开个人,个人悲剧掺杂着历史原因。品人录以轻松、诙谐的语言讲述了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的故事,勾勒了五人所处的时代画卷,也通过这些故事咂摸着人性。作者说,刘邦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自知之明,所以刘邦胜,项羽既无知人之明,又无自知之明,所以项羽败。作者还说,韩信有知人之明,无自知之明,所以虽有成功,终至失败;缺乏自知之明,其实也不能真正知人。故而,自知方为成败核心。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至少包含这几个维度:一是充分认识自己——自我了解;二是充分认识他人和环境——他人评价;三是在环境中接纳自己——自我接纳;四是反省总结。自我了解和他人评价是自知的基石,自我接纳是个人找准定位,收获幸福和归属感的前提,而自我接纳后还能反省自身总结提升的人便可以是人生赢家了。祝愿各位都能在自我认知中接纳自己并有所总结和提升,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定。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邓忠明-金融庭

《活着》读后感

读《活着》,有人认为福贵悲惨的人生,是他年轻时作孽带来的因果报应,读后觉得特别压抑和难受,久久走不出去。相反,我读《活着》,明白了活着的意义,看到余华正是通过叙述福贵在经历浓缩的和连续不断的苦难后,生命的承受力不断得到磨砺,传达活着的意志和生命的顽强。


余华用套装结构撰写《活着》,这个结构初看很笨,“我”(福贵)讲述时,“我”(文化馆创作员)在打断,显得福贵的故事不连贯,但如果只有福贵的讲述,就缺少一个老人的视角,也表达不出“活着”的动态,还会让本就灰色的故事更加沉闷难以接受。套装结构表明余华不是给福贵塑像,而是通过“我”(文化馆创作员)和“我”(福贵)的聊天,突出“活着”的画面感。


活着是见证。福贵见证了龙二和春生的死,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龙二为了钱财,设赌局坑害福贵,和福贵互换了角色,解放后,龙二从福贵那得到的地产和家当被分掉了,自己也被划归地主成分,被枪毙了,临刑前龙二对福贵说:福贵,我是替你去死的啊;春生选择从军,后来成为县长,但最后选择了自杀。福贵说,像我这样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认识的人一个个死去,但我还活着。但福贵活着,必须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经历一次次生离死别,见证历史的无情滚滚车轮。如果以幸福为基调,用“活着”书写一个四世同堂家庭的命运,就失去了生命的厚重和承载;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活着的人会更加感叹生命的易逝,努力活出顽强和力量。


活着体现了生命的承受力。生命要靠人活着才能延续,活着就是要承受生活,承受生活是为了承袭,也正因此,人类才能生生不息。文中说福贵在阳光下耕田,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脸上布满皱纹,皱纹里布满了泥土,这样一个老人的形象,表达着无尽的孤独、沧桑和顽强,这似乎是生命的最终形态,亦是生命的不朽传奇,《活着》的主题在这里尽情彰显。美国有首歌曲《老黑奴》,歌词表达的含义同样体现了对苦难的承受力,以及在承受中无怨无悔活下去的态度。余华借对福贵悲惨、伤痕的夸张刻画,来体现生命的高尚和强大。同时,余华用节制的悲伤,表达对死亡的朴素面对。所有的温情都是为表达之后死去的苦痛,福贵的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活着的人都没有哭天喊地。余华笔下福贵等人对死亡的朴素面对,其实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亦有常的淡然接受,对活着的坚韧意志和生命的顽强不息。


得失参半,枯荣与否,有心人自有答案。人生就一程,不可能只有得到,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人永远陪着你,但懂得“活着”的人永远会有“人”陪着。福贵平淡地说完自己的故事,驼背弓腰地牵头牛回家了。福贵知道生活的苦难,他接受了现实,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福贵是在苟活,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是在消极面对生活,反而应当发现福贵在接受时间的标记、岁月的无情和洗礼后,仍然展现出勇于面对现实的力量,这何尝不是生命的高尚和强大之所在。我甚至觉得,最后那头牛可能也熬不过福贵,牛走了,福贵还继续活着。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何夏梦-两江鱼复法庭

《鼠疫》读后感

读《鼠疫》很难不联想到当代世界共同经历的新冠疫情,回想疫情伊始,我个人并未对疫情的严重性、紧迫性有太强的感知,时至今日我回想起疫情已有三年仍然感觉到茫然。很难想想象一场疫情竟然会对你我的生活产生如此大的改变。正如加缪在《鼠疫》中写到“天灾人祸是常见之事,不过,当在灾难临头之际,世人还是很难相信。人世间流行过多少次瘟疫,不下于战争。然而,无论闹瘟疫还是爆发战争,总是出乎人的意料,猝不及防。”


   在断续的疫情封锁情况下,总是难免觉得疫情不会持续太久,或者认为爆发的疫情总是局部事件,好像一场有距离的噩梦总会过去的。但读完《鼠疫》不禁反思,也许疫情总会过去,但那些留下的伤口是否真的平静地愈合了?那些觉得不真实的有距离的感知是否只是命运的眷顾?


鼠疫彻底爆发以前,人们面对零星的病例还有具有发病征兆的人漠不关心。而讽刺的是,媒体更多的关心死在街上的老鼠多于人的死亡。因为人死在家中看不见,而老鼠死在街头,谁都看的见。当时的政府用看似科学谨慎的态度定义“那是一种伤寒性高烧”,并称无须为此担心,个别病例并不具备代表意义,现在也无法证明此病有传染性。


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死亡人数不断地攀升,政府最终决定公布消息,开始采取消毒、隔离、封城等措施。疫情之下,人们陷入了深刻的恐慌,纷纷去药店哄抢薄荷片,因为有人称薄荷可以预防病毒;有店家贴出广告称:“酒何以杀灭细菌”,货架上的酒就被居民一扫而空;还有许多离家出逃的人,有些是因为在不断有人死亡的高压下的巨大恐慌,而有人是认为疫情和自己无关,他们更在意封城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出行或是阻止了自己和异地恋人、亲属的见面。


人们在面对天灾人祸时表现出的慌乱、漠视、荒诞可笑,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改变。这一幕幕无一不能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找到相似的情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不断的制造谣言挑起矛盾与对立;有人想发难国财虚假售卖口罩、物资;有人在网络上肆意传播不实消息与人唇枪舌战……但勇敢无私的人亦如点点星光闪耀在混沌的荒诞之中,有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抢救病人;有志愿者深入一线服务群众;也有人民警察不辞辛劳保障治安……


人类总难逃一些理想化的认知,比如随着时间流逝人类总是在进步着的。但似乎人类时代更像是循环往复着的,那些最终度过的疫情留下的伤痕似乎早就在时间的漫溉之下失去了踪迹。在危情之下,人往往会表现出来的超越以往的鲜明特质,这些鲜明在平常往往是隐藏的,掩盖在所谓正常表面之下。也许还能自欺欺人似的觉得自己拥有着闪亮的人格。新冠疫情下所发生的一切与加缪描绘的上个世纪的鼠疫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如此高度重合。就像加缪说的“人若是不总为个人着想,那么就会发觉,原来愚蠢是常态。”


遗忘是人类的天性,比灾难更可怕的是遗忘,因为我们无法保证总受命运的眷顾,不让灾难困难降临在自己身边。但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过往的经历之中习得经验与教训,从那些闪闪发光的人类身上习得勇敢坚毅。时间会在不知不觉间消解我们的记忆,让我们习惯于冷漠,习惯于对呻吟和痛苦无动于衷,失去同情心。


疫情总归是会好起来的,但一如加缪所说鼠疫就是生活。人在漫长迢远的一生中,总会遭遇不可预测的伤痛、困苦。这些种种困境都可以称作“鼠疫”,比如战争、贫困、饥饿,甚至是内心的罪恶、腐败、欲望等等。每个人身上都有“鼠疫”,一时不慎,就会感染他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对鼠疫是免疫的。加缪鼓励在这种“人人皆会被感染的鼠疫”中奋起反抗,虽然在偏见诞生仇恨的绝望中坚持真理、正义、自由、人道主义精神是极其困难的,认为这种斗争令人倦怠,令人绝望,死才能解脱,但他还是不否认斗争的意义,明知道世界是混沌的和荒诞的,仍怀有勇气面对惨淡的人生,像书中写的那样:“要有直面荒诞的勇气,又要有平衡矛盾之毅力;要有反抗超越之举,又要有将爱内化为主体精神之境界,从而达到主体精神与外在世界的和谐。”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蒋席丹-立案庭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初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我以为是一本讲述人类发展的枯燥的历史书,迟迟开始不了阅读。直至无意中翻开其中一页“此外,许多现代希腊人也认为男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对女人有‘性趣’,而且也只该和异性发生性关系。但他们没发现,‘异性性行为自然,同性性行为不自然’这件事也是一种文化偏见,而不是生物学上的事实。事实上,男男相吸这件事,大地之母从来也没什么意见”,顿时被里面的内容惊到了!这是一本讲人类历史的书里面的内容吗?看一下章节目录,是第八章的历史从无正义。再随手翻了一页,小标题叫“金钱的运作原理?”,作者说不管是贝壳还是美元,它们的价值都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之中。光是它们的化学结构、颜色或形状,并无法带来那些价值。人们之所以愿意用金钱交换,正是因为他们接收了这个集体想象。可以说金钱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随手翻开的这两页颠覆了我对这本书的认识,被里面的内容吸引,对这本书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这本书虽叫《人类简史》,但开篇第一章即为“人类也没什么特别”。书中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生活化的例子,阐述复杂、枯燥、高深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知识,还从政治、文化、宗教、心理学等方面多角度、多维度的看待分析问题,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讲述人类历史的画卷,打破你的认知局限。作者在书中关于很多问题的探讨,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莫蔚蓝-金融庭 

《沉思录》读后感

很幸运参与院里此次世界读书日活动,通过大家的读书分享与交流,拓宽了视野,也更让我意识到自己眼中世界的渺小,希望以后院里多多开展此类分享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沉思录》这本书在我拿到它之前,只听过书名,对其内容完全不知。在推荐分享会上,立案庭的罗钰同志讲到这本书带给她的感悟是——在因意外疗伤的日子中,给了她在迷茫中沉思与平和的心态,并在推荐词中写到“保持宝石的色彩隽永”。这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因为我推荐的也是一本在浮躁生活中寻找平和的书籍。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常常让我们喘不过气,偶有深夜才会静下心来回忆与思考。


马马虎虎读完全书,最大的感悟是——以我现在的阅历与思想层次,是万万达不到古罗马皇帝的境界与格局;皇帝需要时刻保持理性,顾全大局、长远谋划,因此,他的观点大多从王权的角度出发,对于普通人而言并非是能完全照搬适用的。但是,书中也蕴含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哲理。


比如整本书强调的“理性、宽容、仁爱”,以及时刻做好自己等。结合我们干警的工作就是——在接待当事人时保持理性与包容,耐心讲解与引导;与同事相处时仁爱、互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客观冷静地对待工作。另外,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不管任何人做什么或说什么,我必须行善,正像黄金、绿宝石或紫袍总是这样说:无论一个人做什么或说什么,我一定还是绿宝石,保持着我的色彩。”那么不管外界对我评价如何,我只管做好自己,保持本我,唯初心不可辜负。在这条独特的人生修行之路上,保持自己的频率,不随波逐流、不止步不前,哪怕只是缓缓地、缓缓地迈脚,也要保持前行的方向,不可后退。


“人们相互蔑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经过社会毒打才能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不同的工作,都面临任务与考验,而只有合作才是亘古不变的决胜法诀;只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以客观、冷静的心态对待事物,互助互爱,并时刻反思自己是否按照这样的原则做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保持着客观理性的视角与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中生活,以螺旋式迂回曲折的前进路线向上成长,才是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健康的发展路径啊。

另外,我想,随着阅历的逐步加深,我对该书的见解或许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因此,过些时日再翻看,一定又会有新的感悟吧。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愿你我都日日读好书,日日有收获。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刘懿-刑庭

《成为》读后感

首先感谢我的老同学加挚友王慧群的推荐。我自认为是个爱读书的人,但平时读的书基本上为国内作者所著。不管是专业书籍还是小说自传,总是不太习惯外国作家的行文方式和语言表达,读起来相对吃力,所述内容往往又离自己很远,没有本土文学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这次因为老友的推荐,加之研究室的激励政策,我才“逼着”自己翻开了这本米歇尔的《成为》。


让人以外的是,该书读来全不费力。可能的翻译者的高超技艺,全书没有难以理解的词汇,通俗易懂,主要讲述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的人生经历。也许你会认为美国总统夫人离自己很远,其人生跟自己差异太大,没有什么可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本书显然不是这样,米歇尔的故事很接地气,从灰姑娘到第一夫人,她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不断反思自己是否足够优秀,保持初心,努力胜任每一个角色,女儿、妻子、母亲、总统夫人…她的执着与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全书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成为我。米歇尔的童年并没有拥有太好的教育条件。面对班里整日乌烟瘴气的环境,米歇尔只能选择在放学后向母亲倾诉。值得一提的是,米歇尔的母亲会很有耐心的对待她的沮丧,这种亦母亦友的角色扮演及认真负责的教育态度也极大影响了米歇尔之后的为人处世。在我们周围,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抱怨、倾述、求助时,往往选择斥责孩子为什么要和别的同学发生矛盾,丝毫不屑于了解孩子的想法和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人生来都是一张白纸,而如何成为一个价值观正确的我,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父母。优秀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二部分,成为我们。该部分讲述了米歇尔与奥巴马的故事。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奥巴马在事业上不断拼搏并一路向上时,并不得不牺牲家庭生活时,米歇尔所作出的选择。正如米歇尔对孩子的教导:“我们不等爸爸,是他要赶上我们。”在米歇尔看来,总是迎合别人,不如选择做好自己。哪怕面对的是美国总统,自己的生活也不能总是围绕着对方。


第三部分,成为更多。米歇尔成为第一夫人后,集中精力照顾家庭、养育孩子。当生活走上正轨之后,米歇尔在白宫院子里开辟菜园,带领孩子们种植新鲜蔬果,努力提倡培养美国孩子的健康饮食习惯,并致力于关心伤残军人的生活。她渐渐成为一位受欢迎和肯定的第一夫人。虽然生活受到种种限制,但米歇尔却意识到这个身份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可以去实现更崇高的理想,为国家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读罢该书,我认为“成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成为不同的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但是,不管我们身处怎样的年纪,面对怎样的环境中,应对怎样的挑战,都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成为更好的自己!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乔宇飞-审管办(研究室)

《雾都孤儿》读后感

一个混乱的时代,一群善良的人们,一群可恶的小偷。这就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雾都孤儿》,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和遭遇,同时深入揭示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各种社会弊病,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连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百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主人公奥利弗是一个出生在济贫院的孤儿,从小在济贫院中忍饥挨饿地长大,在经历棺材店的学徒生涯后,他逃难来到伦敦,却又被诱拐进盗窃团伙的贼窝,落入了一个掌控着十几个孩子的贼头手里,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身边的世界像一台疯狂运转的机器,贫穷中发酵着犯罪和丑恶,只有爱和善良是唯一的光。小奥利弗努力坚守着心底深处的纯净,这份执着终于帮他等来了柳暗花明——各位好心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也一步步解开了奥利弗奇特身世的真相,使他最终获得了幸福。


《雾都孤儿》写于英国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是狄更斯早期创作的一部社会小说,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小说中“奥利弗请求添粥”一节也已被编入多种英语教科书中。这本书揭露了当时许多的社会问题,如济贫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国从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城市和工业国家转变,并成为在全世界拥有殖民地的超级大国,但这种繁荣孕育在危险和肮脏的工厂和煤矿里,表象之下掩盖着社会的贫穷和不幸,阶级冲突越发明显。小说写作时正是《济贫法》通过之时,这部法律允许穷人接受公共援助,但为了阻止穷人依赖公共援助,条件是要求他们进行必要的劳动,逼迫他们忍受难以想象的痛苦。因为济贫院的救援声名狼藉,许多穷人宁死也不寻求公共援助。《济贫法》没有提高穷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却对最无助和无奈的下层阶级施以惩罚。狄更斯将现实中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并最终落在了纸上。


奥利弗作为《雾都孤儿》的主人公,是一个敏感温柔、但又不失勇敢坚强的男孩。他出生在苦难之中,从小饱受生活的艰苦,但却始终保持了一颗善良纯真的心灵,种种磨难没有使他堕落,反而更显示出他光彩夺目的晶莹品质。狄更斯作品中的主角大多都是孤儿,除了《雾都孤儿》的小奥利弗,后来的《大卫·科波菲尔》和《双城记》皆是如此。这大概和狄更斯的成长经历有密切关系,或多或少地映射了他自己的童年。


狄更斯出生于一个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他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来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记、游记、戏剧、小品。这些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与此同时,狄更斯一直在作品中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反对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无论是《雾都孤儿》还是《双城记》,故事的结尾都有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完满结局。从这一点看,狄更斯其实是一名童话作家,而他的童话的意义,不是让人忘记现实的苦楚,而是给人动力与希望。读完《雾都孤儿》,恰恰让人的内心坚定了某种信念,即便身边的环境再黑暗,对善良的坚持永远值得,人性的光明终将照亮夜空,生活也终将因不懈地追求光明而获得幸福!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曲静宜-政治部

《亲爱的三毛》读后感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见字如面”的年代。


《亲爱的三毛》收录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毛与读者交流之信件。


与五湖四海的笔友遥寄信笺、倾诉故事,听起来似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可如果这些信件中充斥着不如意、不甘心、不快乐呢?“父母重男轻女”“孤独无友”“学业不佳”“丈夫出轨”“自卑自闭”“替父还债,被逼下海”…很多寄信人都在信中诉说苦楚、寻求理解、祈求支持。三毛的信箱像树洞、像情感垃圾桶,有的信封上写着祝福,也有的信封上写着“救命”。她在回信时,是否自觉承担起了某种疗愈他人、鼓舞他人、救助他人的使命?


面对少年的求爱信,三毛寥寥数语引导少年正确认识“偶像”和“粉丝”的关系。面对来自监狱内服刑者的信,三毛释放鼓励信号,代表同胞接纳和欢迎刑满释放人员改过自新、回归社会;面对遭遇困境绝望女性的求助信,三毛给出固定证据、寻求法律救济的具体方式……尽管“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尽管“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这样充满善意的回信,或许是深陷泥淖者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十数年过去了。三毛不在了,那些困扰还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人深陷在友情缺失、爱情不顺、职场失利、家庭矛盾、身体亚健康、抑郁等问题之中,谁来倾听他们的烦恼、缓解他们的苦痛、拯救他们的心灵呢?在心理问题愈发严重的当下,需要“施救者”,或许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如何“自救”。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汪琳琳-刑庭

《局外人》读后感

“我看起来是两手空空,但我对自己是确信的,我对一切都是确信的,比他确信,对我自己的生命和这即将到来的死亡都是确信的。是的,我有的,也不过是这种确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字字箴言,句句珠玑,唯感阐释的深渊旁,我被罚站!

《局外人》的规模甚小,篇幅不大,仅有五六万字,却在极其精简的笔墨间呈现出近乎无穷的丰富性,彰显了加缪在世界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故事很简单,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普通的职员,过着普通的生活,一天意外杀了一个阿拉伯人,被判处死刑。作者加缪通过描写默尔索的行为举止、工作生活环境及人际关系,将人物形象鲜活展现,那些荒诞情节让人读完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震撼。

加缪是一位极具才华的文学及哲学大师,他把本人对生活的感悟毫无保留的赋予了默尔索,虽运用的是平淡无奇的语言,却折射出了世界的荒诞、世间的真相,几万字的背后蕴藏着对哲学的追问和终极价值的寻求,对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现实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诚然,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答案莫衷一是。

阅读读人,更是读己。遇见《局外人》何其幸之,因这阅读与自己生命交织的感动令人喜悦,至少,此时此刻我是确信的,是的,我有的,也不过是这种确信!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王大伟-执行局

《白鹿原》读后感

陈忠实的名著《白鹿原》描绘了黄土高原上一个古老村庄三代人的生活。作者以鹿白两家人的生活与矛盾为主线,勾勒出在封建统治即将完结的时代整个国家底层农村人民的生活缩影。其中故事的主角白嘉轩的人物形象最为丰富,这个旧时代礼法的捍卫者,这个“腰板太直太硬”的硬汉,他的为人处事值得反复回味。而在白嘉轩对待自己的子女与他人的处理上,能看出封建礼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白嘉轩在作品开头失去了父亲,又多次丧妻,甚至一度受到乡里人的歧视。直到他受白鹿神话的影响,换下了白鹿所在的两亩土地,命运才得以扭转。白嘉轩性格刚直不阿,做事恪守礼法,遵循古训。对待自己的长工鹿三如亲兄弟,对他的儿子黑娃也百般周全,而对自己的子女却极其严苛,他有三儿一女,大儿子白孝文在被小娥魅惑后被父亲严惩,彻底堕落,与小娥吸食鸦片,败光了家产。所幸时来运转,白孝文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因为鹿子霖,田乡约的施舍到了军队,靠着自身的文化,仕途蒸蒸日上,最后重新做人。女儿白灵因为不服父亲的指婚,离家出走参加共产党,最后被冤枉而死。而对因爱犯错,入了歧途的黑娃,白嘉轩总是极力周全,在他最后要接受审判之时还希望孝文替他求情。


白嘉轩做事恪守古法,未免有时做得过于强硬,对儿子白孝文与小娥私会的事情上,他没有先思考为什么原本斯文的儿子会突然堕落,也没有询问儿子事情的来龙去脉,直接重罚了儿子。我想更多的是为了维护族规的尊严,风言风语已经传遍,身为未来族长的白孝文丢尽了他的面子,让村民笑话,唯有严惩方能保持族规的效力,族长的威严,至于孝文是不是被人设计,完全不是白嘉轩考虑的首要问题。可以说白孝文的堕落不仅由于鹿子霖的设计,小娥的诱惑与自己的欲望,白嘉轩的决绝与狠硬心肠也促成了这一悲剧,他毅然给孝文重罚,又同意孝文分家,眼睁睁的看着儿媳妇饿死,儿子堕入深渊。女儿白灵的悲剧更可以说是白嘉轩一手促成的,他逼迫女儿结婚,直接导致女儿出走,并与女儿断绝了关系,直到女儿惨死,也没有再见到她。而对于鹿三的儿子黑娃,白嘉轩确是格外的宽容,他在黑娃与小娥结合,与鹿三分家时劝鹿三善待儿子,即使是遭到黑娃的残忍对待后,也想着救黑娃。


白嘉轩自己在为人处世上无愧仁义二字,他坚决推崇正直,仁爱的社会风气,作为族长能坚守操行,同时引导村民做好人。但封建时代的仁义礼法终有其局限性,例如以人的判断为核心,没有法律作为依据:黑娃作为土匪,危害乡里,不能因为后来改过向善,做过的坏事就可以既往不咎。对待女儿白灵,虽然嘉轩有制止仙草为其缠足的义举,却还是有包办婚姻的陋习,虽然我认为这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女儿不碰上外面世界的危害,想让女儿过正常的农村生活,可终究是侵犯了女儿的自由。对于孝文,白嘉轩平时对他寄予厚望,事事要求严苛,缺乏父子之间的交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此外他对鹿三杀了小娥也持包庇的态度,有失公允。


白嘉轩虽然受到时代的局限性的束缚,但却无愧于硬汉之称。兴办学堂,建塔驱鬼,坚守传统道德,将仁义二字身体力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代社会提倡自由,破除了传统中很多陈规陋习,可人们在都市社会中声色犬马的生活里渐渐地丢失了往木盒子里塞铜子的创业精神,滋生了不务正业的邪念。人心的恶与欲念没有束缚,变得急功近利。这些都是快速发展与传统社会冲击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自然是不可能回到落后的封建社会,但对于传统的我们民族在长时间里形成的道德观念还是要有所敬畏,取其精华。坚持本心,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真诚,挺直腰杆,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王国平-刑庭

《黑暗的左手》读后感

《黑暗的左手》特殊的地方在于三点:一、它构建了了一个不存在男女,由中性人组成的国家;二,文本中出现的三种政体的实体,爱库曼,卡亥德和欧格瑞恩,它们恰恰可以作为民主制,封建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延伸进行解读;三、书中对于伊斯特拉凡的描写塑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爱国者”形象,这个描写脱离了“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勇于牺牲奉献”的窠臼,给人以全新的思考。联系到现实,欧格瑞恩这种社会体系被如此描绘也和当时的美苏对立有莫大的关系,《黑暗的左手》成书于1969,就在一年以后,《古拉格群岛》也在西方正式出版,这正是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的时代,当时两大阵营的对内宣传使人们难免拥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厄休拉自然也不能免俗,何况其本来就是个民主主义者,所以在写作《黑暗的左手》时,她将苏联自觉不自觉的投射入文本内,将其艺术处理之后就以欧格瑞恩共生区的模样展现出来。而作为欧格瑞恩在政治上的敌人,卡亥德是一个无为而治的社会,这一点在文本中表现的并不明显,但若抛开牵扯到两个主角的繁复宫庭斗争,就能发现,其实卡亥德的宫庭斗争也仅仅只限于宫庭之内,从来没有波及到首都之外,以大多数民众对于被流放者的态度来看,他们对于国王给一个人什么样定义并不关心,依然能够毫无隔阂的接受被流放者。文本中也数次提及,民众所属更多的是地区的领主而非国王。


作为一个女性作者,厄休拉擅长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伊斯特拉凡占据的篇幅虽然没有金利.艾多,不过一个中性人的心理,也已经被清晰的表达了出来。可以说伊斯特拉凡是文本中的灵魂主角,金利.艾虽然占据了字面上更多的比例,但是真正推动剧情发展的是伊斯特拉凡,而且这个人物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除了细腻的笔触,更主要的是来源于厄休拉给予伊斯特拉凡的“爱国主义”。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厄休拉把伊斯特拉凡描写的过于完美,反而降低了部分的文本阅读乐趣。


《黑暗的左手》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在宇宙尽头的陌生人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这引导了我读这本书的基调,我如何在这本书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首先,关于国家。

使者来自地球,而地球又属于爱库曼星球联盟,这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松散联盟,没有法律,没有规则,大家友好往来,共建一个和平交流世界。这类似作者的一个的设想,是理想式的民主制的存在。格森星球上的另一个国家卡亥德,则更像一个无为而治的封建社会,卡亥德由一个个类似封建领土的部落构成,百姓自给自足,并没有很强的国家意识。斗争也仅仅限于宫廷内,并不会波及普通民众。三种主体,或多或少都有当今世界的真实写照,不管是关于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其次,关于性。

不得不说,作者厄休拉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性的世界。格森星上的人没有男女之别,他们一生中六分之五的时间是雌雄同体的双性人,他们有相对固定的性周期,一般是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每个月有两到五天的发情期,即所谓的克慕期。在此期间,每一个格森人都会有受孕的可能。而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女性特征逐渐明显,而哺乳期过后,则又恢复雌雄同体的状态。只有在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固定下来,不再在两性之间进行转变。在这里,尊重和评价每一个人,都只是将他看做一个纯粹的人,而不是男人或者女人。格森星也没有战争,没有持续不断的性能力,也就没有征服和控制欲。


再者,关于爱。

格森星上的爱是超越性别的,超越我们所熟知的道德伦理。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爱,每个人都是完完整整的一个人。使者最初对格森星这种爱是无法跨越的,可是最后,他和伊斯特拉凡也产生了这种爱,当然也可以说是友情,而爱和友情,有时候往往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平等而正当的爱。


最后,关于道。

有读者发现,作者厄休拉很小就开始接触道家学说,因此书中的光明与黑暗,恐惧与勇气,寒冷与温暖,男人与女人,不管是相互对立还是互相统一,都体现着厄休拉对道家思想的继承。阴阳调和,达到一种平衡的统一。这似乎是卡亥德人身上的特质。而当一方失衡,比如男权主义的盛行,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少躁动和不安。只有亮光还不够,还需要阴影,我们才能行走。当我们习惯对立性地看世界时,有时也需要从统一的角度来看,非要彼此分出对错、好坏、高低,那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勿须去证明,因为证明本身就包含着假设,本身就糅杂着太多主观的想法。未知,仅仅是未知,就值得我们用世世代代的经历去探索了。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仅仅是跟着厄休拉的描绘一步步进入它创造的新的世界,故事中涉及的人物并不多,但却精准地为我们展示了格森星球的民情风貌。故事情节并不是跌宕起伏,但却是紧凑有序,一步一步带我们更多地走向格森星,走向伊斯特拉凡,走向使者金利,甚至走向真实星球上的我自己,我们自己。尤其是后半段的冰原死亡之旅,不得不佩服厄休拉的天才想象力,她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绝妙的冰原世界,仿佛自己都已经置身其中。寒冷,饥饿,希望,绝望,都似乎跟着伊斯特拉凡和金利经历了一番。


接受一个人最原始的形态,忽略他的身材,他的肤色,他的种族,甚至他的性别,就只是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人来看待,来尊重。走进他,去爱他,如同爱自己。差异,万事万物皆有差异。爱库曼星球联盟本身就有千奇百怪的差异,可为了更好地发展,结合起来,它派使者来到遥远的格森星,即使面临着诸多不同,也会区包容它和接纳它。正如书中厄休拉所说“差异本身就是一座桥梁,唯一的一座跨越我们之间鸿沟的桥梁”。也正如格森星的韩拉达教,“他们对人兽之间的这个鸿沟并没有那么在意,关注更多的是彼此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关注所有生物构成的这个大同世界。”


以书中写到的特米尔的诗句结尾:“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生死归一,如同相拥而卧的克慕恋人,如同紧握的双手,如同终点与旅程。”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王涛-立案庭

《看你一眼就会笑》读后感

翻开邱汉林的《看你一眼就会笑》,确实是看一眼就会笑。一只善良,爱交朋友,正能量满满的小鳄鱼跃然纸上。随意的翻看一下,第一次翻看就看了小半本。


第一个故事就把小鳄鱼盖朵的“鳄品”展示出来。他用自己的身体为花朵一家遮挡狂风暴雨,而且他干这活的时候不自觉的显露出自愿和成就感,一个“鳄界雷锋”跃然纸上。一直看到后边,盖朵做好事不分时间地点,随时随地看到了就心甘情愿的上,创造条件的上,吃苦耐劳的上,不是正能量满满的“鳄界雷锋”,是不可能做到的。


盖朵脑子很灵活。在“秋千”这个故事里,他充分运用自己的高度和力量,把坏了的秋千叼在嘴里制作临时人工秋千,供两个其他小动物玩耍。他做好事总是默默无闻。“盖朵在附近”的故事里,大家都以为盖朵也在游泳,其实他是在默默无闻的打扫大家散落在游泳池里的各种垃圾。做好事也是需要艺术和迁就别人的。“合照”里面,为了让各种形体差异过大的动物照成合照,他让大型动物趴在小动物身边,不惜自己有些滑稽的趴着,这种迁就体现了深层次的善良。


正如平常大家挂在嘴边的: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只有真正心地善良、乐意助人的人,才能坚持住一直把好事做下去。直到看完这本漫画,可爱的盖朵尽管一直做好事,但还是青春常驻的样子。看上去,盖朵这只“鳄界雷锋”一定会好事做到底了。


其实漫画不是成年人才看的,素质的提升是一辈子的事,自我教育伴随终生。善良和爱是人类发展的升华和终极成就,我们很难趋及小可爱盖朵,但不妨碍我们可以作盖朵的一个粉丝,每天多一点爱心,帮助我们力所能及帮助的哪怕一个人、一个小动物。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席浩云-审管办(研究室)

《六神磊磊读金庸》读后感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金庸除越女剑以外的14部小说的首字合称,这位博学的才子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却给世人留下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武侠世界。


金庸武侠迷们大都能对小说情节倒背如流,如数家珍,展现了武侠作为华人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所具备的魅力。武侠故事中的各式侠客,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贯穿始终的侠客精神,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当然,侠是梦的主角,武是表现方式,究其轻重,侠的重要性更胜于武。正如《神雕侠侣》郭靖大侠所言“侠之小者行侠仗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读了小说,看了影剧,仍有一大帮人意犹未尽,开始研究起金庸的书稿,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掀起了一股“金学”浪潮。至今,解读金庸武侠小说的人众多,值得一提的是多数“金学”研究者,会有一个共识: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侠客在慢慢地退场。


本书作者六神磊磊,用犀利的言辞分析了金庸笔下的侠客们从鼎盛走向没落的尴尬和无力。从陈家洛到韦小宝,从英雄到混混,从大侠到反侠,从理想人格到现实人格,这就是一个金庸武侠成长蜕变的过程。果然,《鹿鼎记》成了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封笔之作,“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金庸创造了侠客陈近南,一个武功高强,为人端正,仁义礼智信兼备,集“侠”品质之大成者,最终却落得意兴萧条、穷途末路。我们不禁感叹,今日侠影不见。


当今社会是否还有侠者,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我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任何时代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对于英雄的向往是相通的,古今中外无一例外。不然射雕英雄、神雕大侠不会深入人心,蝙蝠侠、蜘蛛侠也无法走向世界。只能说今日的侠者已改头换面,那些扫黑英雄、抗疫先锋,或许就是当今侠者的真实面貌。如此看来,扫黑侠、抗疫侠之辈又组成了新的武林和江湖。


有了榜样,自当效仿。回想自己身为法院宣传干警,琢磨着从实际出发,也只能学做一个键盘侠了。这里的键盘侠,肯定是有别于那些乱“键”伤人的“键”客。要做,就要做一个正义的键盘侠,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键盘侠,一个具有法治思维致力于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键盘侠!


找对方向,豁然开朗,武侠梦又一次得到了延续。接下来,且看新时代法院宣传干警,如何手持“键鼠利器”,练就新时代法治宣传深厚功力,以码字传音之术,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践行“侠之大者”。

谁说今日侠影不见?待我键法大成,咱们江湖再见!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颜瑶莎-金融庭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译名原文“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圣经·诗篇》,一作理解“逃离”,一作理解“找到新的信仰”。


这本书是作者塔拉的自传,作者生长在一个信仰极端的摩门教家庭,他的父亲反对一切官方机构,包括政府、学校、医院,所以塔拉和他的六个兄弟姐妹都没有出生证明,没有去过学校上学,就算生了病也不会去医院找医生,不仅仅是塔拉的家庭这样,他们整个村子都是这样的。所以塔拉在17岁之前从来没有去上过学,因为他的父亲认为,真的好的教育是上帝给的。而塔拉的父亲坚持让塔拉和几个兄弟姐妹一起在废品厂给他帮忙,甚至在自己孩子因为不小心手臂被剜掉了一大块肉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让他回家给包扎一下,之后父亲让塔拉去继续弄,当时才目睹了兄弟流血的塔拉很害怕却不得不去,因为他们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国王,她不敢反抗。


塔拉有个兄弟叫做泰勒,泰勒就坚定地认为自己不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后来通过自学外出读书并最终读到了博士。可能是收到泰勒的影响,塔拉后来也通过自学的方式考上了大学。但是由于小时候的经历导致塔拉不自信,即使在他的导师夸奖她的论文是在剑桥三十年里见过最好的论文的时候,塔拉也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她甚至想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丑恶。台湾作家柏杨曾经在他的书《食色性也》里面写到:“经历过太多不幸的人,有权利不相信幸福”。塔拉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她心里,即使后期走出村落受过教育的她,也只是内心分裂成两个人的她,一个是小时候战战兢兢的自己,一个是走到外面受过教育之后自信的自己。


幸运的是在故事的最后,小时候的塔拉终于离去,多年的教育生活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看完作者的亲身经历,我们将不再有理由埋怨,因为一切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事情。而且当你开始改变,你会发现你看待周围事物的状态也不一样了起来。而面对改变的你,周围的人有可能会指责你背叛,但是没有办法,教育就是一个改变、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已经不在你的生命中。书说的虽然是原生家庭的故事,但是事实上我们身处的每一个位置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而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而我们只有学会逃离别人带来的地狱,才能飞向更好的自己。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游欢-两江鱼复法庭

《离婚》读后感

读完《离婚》不禁产生了疑惑,全文中的人物角色到结尾的时候也没有人离婚,那为什么文章的标题要取名为离婚?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再次阅读了一遍《离婚》, 我心想取名《离婚》一定有作者老舍的深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离婚》中虽然没有一个角色离婚,但是很多人物角色都想过离婚,都在离婚这件事上挣扎过,本文所指的离婚,我想有两层含义一是与普通平凡的生活离婚;二是男女夫妻感情破裂的离婚。

老舍写《离婚》的用意是第一层含义,人呐一旦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感情上就会落寞,人总是在不停的和生活摩擦,不停的和人摩擦,不停的和工作摩擦,而在不断的摩擦中我们都会产生一种斩断摩擦的想法。


全文的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张大哥是个媒人,他维护了无数男女之间的婚姻,控制好了天平,他活脱脱的一个婚姻里的“法官”。


老李是个心怀诗意和远方的诗人也是一个普通的科员,但是李太太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心中只有柴米油盐,老李表面上是想和李太太离婚,但事实上他确是想要和这平凡庸俗的生活“离婚”,结局的时候他离开了北平,真的和这样的生活“离婚”了,虽然过不了多久又要“复婚”…..


开篇几个章节主要就是写老李要离婚,而张大哥确极力说服老李不要离婚,老李其实早就被单调无味的生活和北平的烟火麻痹了,“这是生命,吃,什么都吃;人本就是为面包而生,面包的不平等是根本的不平等,什么诗意什么远方都是瞎扯”。


老李在贴对联的时候,又变成了诗人,对李太太的嫌弃也随之而来,离婚此时也买下了种子,随后老李就对马夫人产生了一系列幻想,诗意战胜了平凡庸俗的生活,他再一次向往浪漫诗意的远方,离婚的种子逐渐发芽…..


张大哥在堆满笑脸塞满人情世故的人堆里混的如鱼得水,不会产生和老李的共鸣,因为生活抛弃了他,张大哥为什么会被生活抛弃,主要原因全在张天真身上,张天真实在是人如其名,天真到了极点,张大哥为他找了多少关系,希望他认真读书,但他从来不珍惜读书的机会,老是惹父亲生气。但是这些张大哥都居然忍住了,因为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过张大哥没想到,张天真却成了生活抛弃他的一个落脚点,张天真被抓的时候,张大哥几乎什么消息都打听不出来,张大哥如鱼得水的生活就此破灭,张大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生活,儿子被解救以后。张大哥迅速重新捡拾起各种虚情假意包裹的关系网,继续过着看似平稳幸福的生活。


丁二爷是全文中卫衣一个与“生活”离婚的角色,丁二爷本来拥有平凡又平静的生活,可是最终还是自己破坏了那份平静,再也找不回之前的那种平凡生活。他是本文中真正和平凡庸俗浑浑噩噩的生活离婚的角色。


吴太极并不是真正喜欢自己的生活,否则又怎么会和小赵怼起来,他失去了官位,其实好像也是和之前的生活“离婚”啦。


邱先生也不满足于现状,他说:“我不甘心昨个小官,不甘心作个好丈夫,可是不作这个又能作哪个呢?”他只有想摆脱目前生活的想法,却没有实际行动,没有和生活“离婚”的勇气。


老李和张大哥是本文中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角色,有着截然不同的三观、思维模式、处世哲学。老李想挣脱现实生活的束缚想追求自由,他既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又不敢完完全全顺从内心的声音,他是矛盾的,困惑的,也许他最终归隐田园是完完全全顺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起和另外一种新的生活“结婚”;张大哥爱做媒、爱管闲事、爱请客吃饭、都是他并不是天生的热心肠,只是想通过这些方式来建立关系网,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和自己的虚荣心,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应该都是张大哥这样的人,不断的和生活妥协,不断的与人交际,就是为了织好这张关系网,没有人是孑然一身的来到世界上又孑然一身的离开世界,来到世界的时候我们是一张白纸,离开世界的时候我们或许是清明上河图,或许是最后的晚餐,总之不再是一张白纸,而这些都是生活带给我们的。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真正的英雄少之又少,所以我们都不是英雄,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后只会和老李产生一样的想法—和生活“离婚”。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江朝丽-行政庭

《白夜行》读后感

《白夜行》一部拷问良知的悲剧。为什么,单纯而有上进心的孩子被恶俗的成人一步一步地逼入了罪恶的深渊?是什么,让曾经的孩子也成为了他们幼时所憎恨的恶人?追求正义的警察坚持20余年,剥茧抽丝寻求真相。真相固然重要,但如何避免悲剧的重生,才是我们的目标吧。


书中,雪穗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雪穗的“光”就是亮——桐原亮司,他给予她义无反顾的爱!


 一个爸爸早逝,妈妈迫于生计出卖女儿。一个妈妈出轨,爸爸心态失衡贪恋女童。唯有在图书馆里,两个缺爱的孩子才能静静地享受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共读《飘》,互相慰籍:Tmorrow  is  an another  day! 可是,悲催的那一天仍旧无声无息地降临了。从此以后,一个将白天视为黑夜,一个将黑夜视为白天。


书中的他们,面对警察无休地盘问,从容淡定;面对俗人不良地纠缠,步步为营;面对利益的诱惑,不择手段;面对暴露的危险,默契扶持。他们就如枪虾与虾虎鱼互利共生。悲剧早已注定,桐原为了守护雪穗,毅然地跳下电梯,决然地用钟爱的剪刀刺破自己的胸膛,正如幼时的他也是用这把剪刀刺破了对雪穗行不轨的父亲胸膛。血淋淋悲戚戚的结局就此定格!


如果苦于生计的母亲能得到物质帮助,如果心理失衡的父亲能得到精神治疗,如果孤独无助的孩子能得到全社会的爱,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再发生了吧。


唯愿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爱!让爱引领着我们在白天黑夜里前行!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王明辉-综合审判庭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读后感

马克思并非生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马克思。一方面,早期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坚持唯心主义立场,崇尚精神和理性的价值。他认为,国家是理性原则的体现,真正的国家应该平等对待其每一个公民,成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者;“法律与物质利益无关,与阶级统治无关,而是根植于人的自由本性,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体现”,法律之为法律,必须体现自由。另一方面,作为一位革命民主主义者,早期马克思积极倡导“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主张将哲学批判与政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争取自由;要求以实际行动,而非片面的批判,取得社会状况的改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恰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理解马克思早期法律思想的窗户。


一、时代背景

在19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的普鲁士,由于贫困和破产,小农、短工及城市居民习惯性地去捡拾枯枝,以作为生活必不可少的燃料,由此引发了大量关于盗窃林木、破坏狩猎等性质的诉讼。“1836年中普鲁士所有的207478件刑事案中,有15万以上,差不多四分之三,是关于私伐林木、盗捕鱼鸟等等的”。对此,普鲁士政府向省议会提交一份法案,请求制定新的法律,把捡拾枯枝列入盗窃林木的范围,采取严厉措施,以惩治这种被林木占有者看作是“盗窃”的行为。


针对该法案,莱茵省议会于1841年6月15日至17日展开辩论。各阶层代表在辩论中发表的修改意见,均倾向于加重处罚,以更好保护林木占有者的私人利益:贵族代表坚决维护林木占有者的利益,主张将捡拾枯枝的行为以“盗窃”论罪;市民代表则主张以“违警”论处。省议会的决定无异于“借助于立法,扼住贫苦农民的咽喉,断绝他们仅有的生路”,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公开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省议会辩论的批判

第一,法案规定,捡拾枯枝亦为占有他人林木之盗窃行为,须为法律所禁止。辩论一开始,就有代表对法案标题的“盗窃”二字提出质疑,认为这将使普通的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也被归入“盗窃”范畴。但省议会将这些反对意见当作语法上的吹毛求疵,并进行了否定。于是,偷拿枯枝或者捡拾枯枝也被归入盗窃的范围,并和砍伐活树受到同样的惩罚。


马克思认为,捡拾枯枝乃贫苦大众之习惯权利,其与盗窃林木之行为本质决然有异——它们在对象、行为、主观意图方面皆有不同。林木盗窃行为,或者要用暴力截断树木的有机联系,或者偷取别人砍伐的树木,但都可以看作明显地侵害树木所有者的行为,或者说侵犯财产权的行为。捡拾枯枝的情况则恰好相反,行为人并没有积极作为使枯枝同财产脱离,这只是贫苦大众的一项习惯性权利。某些财产具有不确定性,不能被规定为私有财产。于是,自然代替人类理智对其进行分配。贫民捡拾枯枝的习惯法正来源于这种“仁慈的、比人类力量还要人道的力量”。


马克思还引用孟德斯鸠的话指出,将捡拾枯枝的行为规定为“盗窃”,势必使尚未离开正道之人直接步入犯罪之途:“有两种腐败现象,一种是人民不遵守法律;另一种是法律本身使人民变坏;后一种祸害是无可救药的,因为药物本身就包含着这种祸害”。


第二,法案规定,应由告发“盗窃”行为之林木看守人确定被“盗窃”林木之价值。对此,省议会表示批准。更为遗憾的是,代表们激烈争辩的焦点不在于考究由林木看守人确定价格的做法是否符合理性,而在于是否要把林木看守人的终身任命当作信任其证言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由告发“盗窃”行为之林木看守人确定被“盗窃”林木价值之举,使该官员集多重相互矛盾身份于一身,荒诞至极。前来告发的林木看守人是受林木占有者的雇用,并为林木占有者效力的,不宜充当鉴定人。作为护林人,林木看守人是私有者利益的维护者,估价时自应有偏高之倾向;而作为估价者,他又应当保护违反森林管理条例者的利益,尽量防止私有者提出苛刻的要求。试问他如何一心二用?由林木看守人确定林木价值的规定使该人兼告发者、法官资格于一身。如此混淆的角色使得“看守人丧失了自己身为法官的尊严,而法官的职能也受到莫大的侮辱”。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省议会不认为前来告发的林木看守人的这种地位是有问题的,却对关于其终身任命问题以及监督问题兴趣盎然,充分显示了林木占有者的自私、贪婪本质——需要看守人为自己服务时,极尽所能软化告发人的资格,恨不能使该看守人直接充当法官;当问题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又大谈监督,开始检查看守人这一工具和手段的效用了。


第三,法案规定,林木“盗窃者”除了赔偿林木占有者之损失,还要向其交纳罚金及特别补偿;林木占有者有权让“盗窃者”为其劳动;必要时,可以加大惩罚力度,限制“盗窃者”伙食;“盗窃”林木者一经审判,无论判决是否有效,若再次因“盗窃”受审,即为再犯,应加重处罚。


马克思指出,“审判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像植物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律应该具有同一种精神”,但法案却为私人一己之利破坏司法原则,使法之内在精神荡然无存。这些规定全然置国家于林木占有者私人之手,使其人财两得,“把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变为流向林木占有者荷包里的金钱,把违反林木管理条例者变成一项收入,使自己获得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因为对林木占有者来说,违反林木管理条例者已成为资本了”;林木盗窃者偷了林木,而林木占有者却利用林木盗窃者来盗窃国家本身!


三、对《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的评价

在马克思看来,莱茵省议会已经将“行政当局、行政机构、被告的生命、国家的思想、罪行和惩罚降低为私人利益的物质手段”;“把林木占有者的奴仆变为国家权威的代表的这种逻辑,使国家权威变成林木占有者的奴仆。整个国家制度,各种行政机构的作用都应该脱离常规,以便使一切都沦为林木占有者的工具,使林木占有者的利益成为左右整个机构的灵魂”。 


马克思的对莱茵省议会辩论的批判是其革命民主主义精神的充分显现。但当时,马克思仍坚持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理性法、自由法观念像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早期的全部法学著作之中……在他看来,法是‘理性’的体现;法的本质在于实现‘自由’”,这表明了早期马克思思辨哲学的局限。


于是,马克思第一次越出精神领域,对物质利益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精神世界的殿堂,进入到世俗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对物质利益作用的认识为其后来正确解决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其有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提供了动因。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罗钰-立案庭

《法治的细节》读后感

求学路上,总会遇到众多师长,我无法说清他们到底教会或者带给了我什么,但当我有幸步入大学时,凑巧通过“年轻时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网站,简称“B站(哔哩哔哩)”认识了一位“网红教授”罗翔,这位北大法学博士,中政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凭借其“专研刑法二十五年”的丰富经验,在大众媒体平台上以幽默通俗的鼓励式教学、执着沉浸的调侃式解说,“现身说法”,特别是刑法,成为一时风头无两的“现象级”刑法学网络“UP主”。他像黑夜里的萤火之光,让人能够秉烛前行,佛如黎明中旭日初升,驱散生命中的薄雾。今天,幸得何夏梦赠与罗翔2021年所著《法治的细节》新书,借此机会分享点滴感悟。


该书序言部分,罗老师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跪在法学殿堂的门口的孩童,懵懵懂懂,即使站在直播讲学的大火风口,被幸运女神亲吻“红猪起飞”名利加身,簇拥千万青年粉丝,他也一直保持着内心谦卑,“坦言自己不配拥有”,时刻谨记作为人民老师的职责与担当,从不曾忘“用爱发电”普惠民众,“诚惶诚恐”传播法治精神,唤醒老百姓内心最深处向往的公平正义心与时代使命感。或许正是罗老师身上的诚恳朴实,谦抑温和的本性更使得他光芒万丈,而也使得他笔下的文字真实亲切,富有感染力,充满了法治的温度与善良。鲁迅先生所说:“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淌出一条路来。”罗翔的“正能量”,拨动莘莘学子的心弦,亦是如此。


罗翔时常鼓励法学专业的朋友通过热点写作传播普法理念,这并不是为了消耗热点,追逐名利,而是通过我国法律的不断进步,法治化进程的细节不断完善,借助时事热点普法的过程,让我们认识到法律与道德并非仅仅是为人所用的工具,它们皆有其自身价值。人们时常秉持绝对,相对和怀疑这三种观点,而人们往往会轻信各种看似合理,符合经验主义的“简省普信”理念,因此在我们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中要不断地与错误的或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法治信念作斗争,跟上时代的节奏。说到底,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了,更可怕的是“犯了错不知道怎么改。”这个世界是复杂多变而非线性单一的,盲人摸象般地看待世界的我们必然观察不到世界的全部,没有什么东西是非黑即白的,中庸与均衡存乎于万物之间,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接触新事物,开拓新视野,学习创新,锐意进取。


“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是人类的出厂设置,无需被灌输,只需要被激活。”正义始终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罗老师相信客观存在的正义,虽然人类的有限性无法触及那完美的正义,但人们能通过程序正义的手段去不断地接近它。在大学时我们研习过“辛普森案”,见识到程序正义的有限性,本身犯下罪行的辛普森却因程序瑕疵,暂逃疏而不漏的法网。在“张玉环案”依然发掘实体正义的有限性,不正当的手段让她遭受二十六年冤屈。有人说,迟到的正义不算正义,书中说到“承认自己的无知,接受理性的有限,在各种悖论中寻找到似非而是的真理。”我虽学识浅薄,仍在探索学习正义的真正内涵,但我想,或许罗老师想表达的是有没有正义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心中愿不愿意相信正义。


性犯罪是罗老师的研究领域之一,而由性犯罪产生的性刑法主要是为了维护性风俗存在的。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谈性色变”的人们形成了一套有关性行为的规范和共识,正确看待“性”的力量价值,约束它带来的“混乱与崩溃”。因此,我们必须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例如社会文化,道德感性,甚至法律,尤其是刑法来限制和约束,虽然“太阳底下无鲜事”但所幸时代发展,互联网将那些以前难以显现,深藏于阴沟下的污浊都暴露在了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性,自有它美好的一面,它能带来欢愉,增添情趣和幸福,但它邪恶的一面却会将人们拖入欲望的深渊。对此,罗翔认为“道德是第一道防线,而法律是最后一道。”自由不能成为放纵私欲的借口,也不能成为剥削弱者的说辞,否则人与兽就没有区别,人是目的,不是纯粹的手段,在任何时代,避免对人的物化,重申对人的尊重,都是法律要极力倡导的价值。


说到法律的价值,曾经遭遇生活的艰难,这个奇妙的契机让我尝试每天如服药般准时“大剂量”阅读,“不求甚解”幻想用书中内容分进行精神暗示,克服极端化的思想,逃避现实的困境,放下傲慢与偏见;丢弃曾经的高傲和内心的怠惰,抛却卑懦与软弱。是的,自从去前年经历一些人生变故,躺病床好几个月不能有丝毫起身,起身后有段时间行动不便需要做些枯燥无趣但并不可少的康复运动,以至于到现在较行动自如,读书,从迫不得已的唯一充实或者称为“打发”漫长养伤时光的生活方式,已经蜕变为让思维方式变得更流畅的必然习惯。


正如罗老师所说“我们因为无知愚蠢而读书,而读书又让我们真正承认自己无知、浅薄。”越读书,愈发觉得自身知识匮乏,思想贫瘠,愈发感受到宇宙之大,自己渺小与微不足道,也愈发能以一颗平和,谦抑的心去体会世间万物。首先,读书可以广泛涉猎各种类型,选择感兴趣的,有益的书,抛弃掉无聊且没用的书,但经典如名著、专业书是不可不深入读的,因为这关系到你的人生价值体系建立和社会价值机构评定即“饭碗”。其次,自我强加的“使命感”是否只是一种自我欺骗,而非自我救赎?当我们越多地理解世界,我们也就越多地理解自己。托马斯·阿奎那说,我们今生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超越今生。最后,阅卷沉思时,我得出一个不知道算不算结论的小结: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站在人类总体经验的基础上,快速获得头脑武装和安身立命的伟大观念。思考:法治是什么?人性本善亦或本恶?自由的意义通往哪里?犯罪究竟是怎么形成?真理存在于何处?经典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经典,就在于它们拥有永不褪色的普世价值,蕴含着真理般的智慧,能够启发并引导人们去思考并解答这些困扰人们数千年的问题。


“只有当我们认识共相,才能理解殊相,”罗老师说“人其实不需要被教导,只需要被提醒,”当你迷茫时,“需要有一个声音不断提醒我们走在正道”。我想,罗老师所著此书亦是一种他的自我提升,想来一是为了提醒我们坚守心中的道义,“提前思考,善于总结,树立信心,完成目标”踏踏实实走完人生;二是为了提醒我们追寻人间的正义,“身虽难至,心向往之”;三是为了提醒我们约束“内心幽暗”,管好每个人心中的“魑魅魍魉”。

曾经我也因为种种人生的不如意“精神内耗——自我PUA——反刍思维”,仿佛牛虻之刺,第一反应:外部评价“身残志坚”扎心,第二反应:对,没错,说的就是我,发牢骚或许因为是自己还不够努力,人生总是失败,常常归咎于命运不公。但看过罗翔的文章,失望应该转化成“矢望”的,我们行路难,但也总要心怀盼望,不然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或许有一天,这真会成为一个新造词,毕竟,“矢量”——永远向上,失败也是通向理想信念的必经过程,学会接受教训、与失败和平相处,或许正是蕴藏成功之机。本书最后,罗翔不忘提醒他爱的同学们,我们谈法治的细节永远都不能离开人,人在真实的社会中体验友谊,学会谦卑与包容,学会乐观与责任,学会爱人爱己,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一切,拥抱新生活,一路平安顺畅,臻于至善。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王巧思-刑庭

《为什么是中国》读后感

在新冠肺炎仍在肆虐全球的特殊时期,阅读《为什么是中国》别有一番感觉。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全世界的学者都在研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身为中国人,更是感受到了我国实实在在的变化。但是在疫情发生之前,我恐怕还没有更深入的感受。现在,我对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这一问题理解更深,直接来说,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以来,经历过千难万险,用金一南教授的话说:“世界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政党,他的领导人像割韭菜一样一批批倒下,但是还有一批批站出来……中共一大13个到会代表,走到开国大典的只有2人……”在苦难中造就了辉煌,中国共产党人心中明白,在逆境中是广大人民群众给予支持,手中的权力来自群众,所以在疫情面前,大量共产党人站了出来。


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部分是有关朝鲜战争的描写: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击退十六国联军。从1861年的洋务运动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觉醒;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觉醒;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则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整体觉醒;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不妨称之为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在世界格局中的睡狮猛醒。


“入局”才能“开局”。“以德服人”,什么叫“德”?仅仅是退让、宽厚吗?德中还要有威,必须有威。是大德,不是无力、软弱、无奈的小德。品德靠威力来支撑,才能彰显大德。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促使李光耀下决心学好华语。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从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我们开始进入世界体系。这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洗礼,是新中国政权获得全世界华人心目中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关键。毛泽东同志提出,出去了,即使被打回来,也说明我们是局内人;不出去,连入局的可能性都没有。这一思维表现出的眼光和胆略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在毛泽东的战略视野里,战场胜败不是出兵或不出兵的标准,在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上决不退让、坚决“入局”才是出兵的标准。


美国人对曾与之对阵的中国军人怀有一种颇富神秘感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对实力的尊重。从他们的角度看,中国军队的实力更多地表现在排山倒海、坚韧、顽强、奋勇冲杀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上,他们称之“谜一样的东方精神”。金一男在访美期间,发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军人对中国军人十分尊重。这种尊重出自他们的内心。他们的一个特点是尊重与他们交过手的对手,尤其是那些让他们吃过亏的对手。从美国军人的每一份尊重中,我们都能感觉到那些长眠于战场的先烈为今日中国军人地位的奠基。朝鲜战争使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接受了“有限战争”概念。所谓“有限”,并不是指单一方面力量的有限,而是在综合因素制约下,各方所能采取的措施和使用的手段受到的限制。美国军事史专家沃尔特·赫尔姆斯指出:共产党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从历史长河中看,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


我们要有清晰的认知,党的历史从来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不是高头文章,而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实践,是服务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清醒剂和营养剂,我们要学深学实党史,以史为鉴,更好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而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依着前辈真人指明的道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统一,砥砺前行,勇敢自信地走下去,虽然我们始终会面对一个不可定的未来,但成功的秘诀就存在于书中结语:“流血牺牲而已,千山万水而已,枪林弹雨而已。”

点击丨展开读后感





投票规则



1、投票截止至5月22日18:00。

2、每人只有一次投票机会,可对多部作品投票。

3、投票数量以后台真实数据为准,严禁刷票,一经发现核实,所得票数清零,并取消作品参加评选的资格。



赏析完以上读后感

快动动你的小手指

为他们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



供稿:审管办(研究室)

编辑:席浩云

往期回顾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赞

求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转载请注明:微信阅读量 好看视频号点赞24小时自助下单平台 » 投票啦!这些优秀的读后感,你pick哪一篇?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